国旗下讲话
【第16周国旗下讲话】悦纳自我 拥抱成长
悦纳自我
是一朵盛开的花
拥抱成长
是那花蕊中温暖的阳光
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是精准洞察内心世界的能力,是抵御心理疾病的一道重要防线。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别太伤心,就算雨下得再大,天也会晴朗,阳光也会再次照进你的心房。只要你的心保持晴朗,人生就没有风雨。
12月16日上午,我校开展第16周国旗下讲话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悦纳自我 拥抱成长”,由德育处副主任林广波老师主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骨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烨俊老师宣讲。
孙老师通过一幅画的故事引导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悦纳自己的全部。同时,孙老师通过叁个层面教会大家悦纳自己:首先要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其次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最后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自己交朋友。
林老师总结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压力,新教师面临师生关系、上好课的压力;青年教师面临评职称、晋级的压力;中年教师面临子女教育、房贷车贷的压力;老教师面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工作相平衡的压力;而你们面临着学习、升学、朋友、同学、师生、亲子关系等等的压力。压力之下,学会调整心态,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活出精彩自己的最大可能。
爱自己
才有能力爱别人
爱自己
才有别人来爱你
请好好爱自己
…………
【附发言稿】
悦纳自我 拥抱成长
政治教师 孙烨俊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悦纳自我 拥抱成长”。
曾经有一位画家,喜欢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来点评。有一天,他请了许多人过来,让大家把画中的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了出来,画家非常沮丧。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将精彩的部分圈出来。”结果第二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了出来。这时候画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吗?
一幅画,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看到暇疵,亦有人发现美好,而自己看待自己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可能会羡慕他人的优异成绩,却忽略了自己在艺术、体育或者人际交往方面的天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出众的外表而感到自卑,却忘记了内在的品质和修养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我们可能会向往他人在舞台上的潇洒自如,却没有看到自己在幕后付出时的坚韧与担当。这种对自我的不接纳,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了我们前进的步伐,阻碍了我们潜力的发挥。
同学们,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有着自己的光芒与暗影。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自身的暗影,却忽略了那熠熠生辉的光芒。悦纳自我,便是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欣然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优点与不足。人,本就是优点与不足相互交织的存在,只有悦纳全部的自己,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不被外界片面的评价所左右,平心静气地去雕琢自己、提升自己,让生命的画卷在岁月中徐徐展开。
悦纳自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长的基石,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悦纳自我呢?
首先,我们要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自己。通过自我反思、与他人交流等方式,全面认识自己,欣赏优点,接纳不足。可以把优点写下来,形成清单,当情绪低落或者自我怀疑时,浏览清单,重拾信心。把不足看成是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勇敢面对,努力改进。
其次,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感受是我们内心真实声音的传达,每一种感受都是我们对世界独特体验的映射。只有尊重它,才能建立起与自我深度的链接和信任。比如,今天没有心情去学习,那么就实事求是地承认这种情感,然后去体验它,接受它,最后再尝试着去学习,你会发现,学习时头脑将更加清晰,因为你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彻底体验并接受了否定性的情感时,反而可以彻底将之释放。
最后,我们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自己交朋友。当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自己,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像挚友般给予自己温暖且有力的鼓励,并用积极的心态去剖析困境,相信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
同学们,当我们能够真正悦纳自己时,你会发现,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成长会变得更具韧性,而你们也定能成为这伟大时代中,自信闪耀、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书写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华章!
撰稿:德育处
审核:刘 婷
摄影:卢 莹
编辑:卢 莹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