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第9周国旗下讲话】东湖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法》学习活动
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是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4月10日上午,东湖中学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开展《国家安全法》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国家安全 人人尽责”,由德育室刘婷老师主持,高一6班沈逸凡同学担任宣传员上台宣讲。
在沉逸凡同学热情洋溢的宣讲中,我们师生跟随他一起学习了《国家安全法》的一些相关知识,包括国家安全的内涵、涉及的重点领域以及《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间谍法》和《反恐怖主义法》中的一些法律法规。全校师生通过认真学习这些知识和法律法规,增强了我们师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国家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实利益,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抵制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及行为,时刻牢记和维护好我们伟大祖国的安全。
附发言稿:
国家安全 人人尽责
青浦区东湖中学 高一6班 沈逸凡
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早上好!《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想到过社会上暗藏的危机呢?是否已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呢?临近4月15日,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这个特殊的日子。2023年4月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借此机会,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国家安全 人人尽责》。
何为国家安全?2015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共包括16个重点领域: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物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间谍法》和《反恐怖主义法》中的一些法律法规。
《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其中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公民和组织要遵纪守法,及时报告线索,如实提供证据,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方便。我们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对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只需要拨打12339电话,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把发现的、知道的情况告诉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即可。
《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我们学生在上网冲浪时,应做到不被损害分裂国家名誉等言论迷惑,从而进行发布反动言论或者泄露国家机密科技、经济、公司等之类的行为,多数同学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部分有能力的同学在学习信息等相关技术时,务必将其用在正道,切勿听信他人一面之词从而做出有损国家之举。
《反恐怖主义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总则第一条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反间谍法》对现行国家安全法从名称到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突出了反间谍工作特点,将间谍组织招募人员等六类行为确定为间谍行为,首次对具体间谍行为进行法律认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和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策反、渗透、窃密的主战场。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在尖锐激烈的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反间防谍工作。我们学生更要增强反间防谍意识,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提高识别能力,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严守国家秘密。
我们生于国家,立于国家,国家是我们的安身之处。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谍战片”,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近在咫尺、息息相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有责,更需人人尽责,我们既是中华之儿女,捍国家之安全,我辈义不容辞!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