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校园新闻

对标对表强根基 积极探索启新程|东湖中学召开召开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职工大会

发布日期:2025-03-24 12:50:13   来源:东湖中学   

3 月 21 日,我校召开教职工大会,会议以 "对标对表强根基,积极探索启新程" 为主题。校党支部书记王桂明主持会议,全体教职工参加。

部署教学工作,强调数字化转型与考点工作

校党支部副书记、教学分管领导陈忠林梳理总结开学以来教学工作要点,具体分析质量监控、教案检查、作业检查等常规工作情况,强调做好数字化转型、考务考点等重点工作。

探讨特色高中创建的意义、指标、路径及全员任务

校党支部书记王桂明做2025年上海市特色高中创建动员工作,指明创建意义、指标体系、创建路径等,鼓励教职工全员参与,合力推进我校特色高中创建任务达成。

努力勤耕耘,众志创奇迹。同向、同心,砥砺奋进。共创,共赢,跨越提升。全体东湖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进,为东湖特色高中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 校党支部书记王桂明动员讲话稿:

对标对表强根基,积极探索启新程

——2025年上海市特色高中创建工作动员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教职工:

大家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我们召开特色高中创建工作动员会,既是对过去叁年建设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面向未来、锚定更高目标的冲锋号角。今天,我以“对标对表强根基,积极探索启新程”为题,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对标指标体系,锚定特色发展“坐标系”

《上海市特色高中创建指标体系》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结合评估要求,我们需重点把握以下方向:

1.以“定位与管理”为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办学全过程,确保特色定位与育人目标深度契合。

完善特色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规范办学与创新突破双轨并行。

2.以“课程与教学”为核

聚焦“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指标,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特色课程群,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特色课程品牌化。

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等模式,强化“课程-教学-评价”一致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以“条件与资源”为基

优化物质条件,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创新实验室与实践基地,为特色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专职特色教师团队,引进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打造“双师型”队伍。

4.以“成效与示范”为标

强化学生发展跟踪评估,确保特色领域成果显着,师生认同度达90%以上。

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课题研究、经验分享,扩大学校在全市的影响力。

二、紧扣时代脉搏,激活特色发展“新动能”

站在“两个五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需以“积极探索”破局,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1.探索育人方式变革

学校结合“双新”“双减”,构建“选课走班+特色培养”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加强跨学科融合,开发“人工智能+人文素养”“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特色课程,培育复合型人才。

2.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

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实现精准教学与资源推送,打造“智慧课堂”。

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线上课程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升特色课程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3.探索差异化育人路径,践行“尊重差异,最佳发展”理念

建立“一生一策”“一师一策”成长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师生兴趣、能力与特长,提供个性化选课指导与师生生涯规划服务。

深化“东湖有约”党建品牌内涵,组织党员教师与学习困难、特长突出的学生结对帮扶,开设“党员导师特色工作坊”,如“非遗文化传承”等,实现精准育人。

开发“基础课程分层+特色课程分类”的立体课程体系,例如数学学科设置“基础夯实班”与“竞赛培优班”,艺术类课程推出“戏剧表演”“数字绘画”等模块,满足多元发展需求。

叁、凝聚全员合力,筑牢特色发展“共同体”

特色高中创建是全校上下的共同使命:

1.党员干部带头干

班子成员需“挂图作战”,细化创建任务清单,定期督导落实。

党员教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中勇挑重担。

2.教师团队协同干

为强化教师团队协同,多方面发力,扎实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与育人工作:

教研组:锚定特色课程建设目标,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促进学科融合创新,精心打磨精品课例,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个人:强化“特色意识”,将特色理念自然融入日常教学各环节,通过课堂展示、经验分享等方式,积极成为“特色建设代言人”,传播特色教育理念。

班级工作组:以班主任为核心,联动班级工作组,与结对行政人员定期分析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切实落实全员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关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家校社联动创新干

发挥家长资源优势,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指导。

加强与社区、公司的合作,拓展学生实践平台,提升特色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4.以“东湖有约”党建品牌引领家校社协同

开展“东湖有约?家校共育”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特色课程设计,如邀请航天工程师家长开设“卫星设计实践课”。

依托社区资源,组织“东湖有约?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将特色课程与红色教育基地、非遗工坊等联动,拓宽学生实践平台。

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党员教师牵头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委员会”,定期发布特色教育成果,增强社会认可度。

四、强化保障措施,护航特色发展“加速度”

经费保障:确保特色建设专项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评价激励:将特色建设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设立“特色贡献奖”。

宣传造势:通过校园公众号、媒体报道等渠道,讲好学校特色故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将“尊重差异”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东湖有约?科技艺术节”展示学生多元成果,如举办“非遗技艺展”“科技创新大赛”等,营造包容开放的育人氛围。

发挥党员教师示范作用,开展“东湖有约?师德讲堂”,分享差异化教学案例,如“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激发学困生潜能”,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各位教职工,古人云:“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特色高中创建已势在必行,让我们以“遵道而行”的定力锚定方向,以“半途须努力”的清醒直面挑战,以“会心不远”的信念激励斗志,以“登绝顶莫辞劳”的担当奋勇前行!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交出一份亮眼答卷,为“十五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谢谢大家!


撰稿:刘  婷

审核:王桂明

摄影:卢  莹

编辑:卢  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