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校园新闻

【东湖有约】第4周国旗下讲话:传承中山精神 共筑绿色未来

发布日期:2025-03-10 11:42:17   来源:东湖中学   

3月10日清晨,春风和煦,我校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举行以“传承中山精神,共筑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纪念第45个植树节与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此次活动由德育处副主任林广波主持,政治教师易娜作为主讲人,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视角,号召师生铭记使命、践行绿色担当,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历史交汇,使命传承

易老师回顾了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先驱的卓越贡献,强调中山精神不仅是破旧立新的勇气,更是建设美好家园的担当。她引用孙中山名言“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将革命理想与绿色发展紧密相连,将生态保护视为“新时代的长征”。

绿色发展,接续奋斗

中国生态建设的成就: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升至如今的24.02%,相当于再造了10个东北林区。从塞罕坝“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到蚂蚁森林“手机种树”的创新模式,易老师以鲜活案例说明绿色发展需要代代接力。

立足当下,行动为先

“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易老师以孙中山先生的箴言激励师生,指出新时代的“大事”是让荒漠重现绿意、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让低碳生活成为风尚。她号召全体师生:让中国既有金山银山的繁荣,更有绿水青山的诗意。

万物长青,青春作答

活动尾声,林老师以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嘱托,号召全体师生以行动书写担当。从爱护一草一木做起,共同绘制生态文明的壮美画卷。

我校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山精神与建设绿色未来密不可分,而每个人的点滴努力,终将汇聚成推动国家永续发展的磅礴力量。

【附发言稿】

传承中山精神 共筑绿色未来

政治老师 易娜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传承中山精神,共筑绿色未来》。

3月12日,既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这里,既感到使命的光荣,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探索救国之路的一生。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但先生的目光并未止步于革命,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建国方略》中,他提出“造林是民生建设之要务”,甚至将植树视为“防止水灾旱灾的根本方法”。这种将革命理想与民生建设相结合的理念,正是中山精神的精髓——既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更要有建设美好家园的担当。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国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长到如今的24.02%,这相当于再造了10个东北林区。这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一代代中国人对中山先生“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呼吁的回应。从塞罕坝的“沙漠变绿洲”奇迹,到蚂蚁森林的“手机种树”创新,绿色发展的接力棒从未停歇。

在校园里,我们同样可以践行这份使命。当我们弯腰捡起一片纸屑,看到绿化绕道而行,在生物课上研究生态保护,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都在延续着中山先生“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理想。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这代人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守护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发展,也要解决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这让我想起中山先生的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什么是“大事”?在新时代,让荒漠重现绿意是大事,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亦是大事,让低碳生活成为风尚更是大事。

老师们、同学们,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病榻上仍心系“和平、奋斗、救中国”;10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用“绿色、创新、强中国”来告慰先生。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而我们这代人的长征,就是让中国既有金山银山的繁荣,更有绿水青山的诗意。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爱护花草树木开始,用青春灌溉希望,用行动书写担当,让中山精神与绿色梦想在这片土地上永续传承!


撰稿:德育处

审核:刘  婷

摄影:卢  莹

编辑:卢  莹


分享到: